2015年9月8号至10月7号期间,我在大同大学设计学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交流学习,对我校赴大同大学交换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及大同大学的课程设置和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现状等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具体情况如下:
我校赴大同大学的交换生共计24人,分属于设计学院的工业系和媒体系。
生活方面:
大同大学对交换生很重视,对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的安排都很细致。9月3号接到学生的当天,当地老师和志愿学生就引导他们办理当地的电话卡,购买生活必需品,及熟悉当地的交通、生活设施等。为了方便交换生反馈信息,学院安排了一位专职老师担任班主任,负责交换生的学习安排和日常生活,并成立了师生微信群和facebook群,便于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学生宿舍不在校内,但是距离学校很近,步行两三分钟即可到校。宿舍内干净整洁,设施比较齐全,管理很规范,每个楼层都有热水机、冰箱、洗衣机和洗澡间,24小时提供热水。前期的外出考察都由老师带领,大巴接送。
学习方面:
交换生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设计与文化》和《专案实务》,这两门课是相互联系的。《设计与文化》这门课在学生到达的第一天就开始了,目的是为了让交换生更好的融入当地生活,了解台湾文化。学校于正式开学前十天(3号-13号)的时间,由老师和志愿者学生带领参观考察了台北迪化老街、九份、台北县莺歌陶瓷博物馆、陶瓷老街等几处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地方,要求学生对考察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考察研究得出以后的设计概念。正式开学前,所有媒体系的交换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18人,与其他大陆学校的交换生共计四十余人)以小组(3-5人)为单位进行汇报,由七位老师进行评分,选出三个小组进行奖励,我校一小组获得第二名。
选修课实行双向选择的方法,网上公布出学生可选的科目后,学生在规定的学分内,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然后任课老师会根据选课人数来进行调整。交换生的可选科目是《设计方法》、《互动网页设计》、《视觉心理》、《漫画编剧》、《数位建摸使用经验》、《透视学游戏实践》、《多媒体后制》、《数位行销实务》和《数位音乐》。所有的课程都是和当地台湾学生共同上课,为了两岸学生更好的交流融合,有些老师上课分组实行抽签的方式,保证每个组都有两岸的同学。有个别学生出现选课后,发现课程不合适的情况,媒体系的黄主任都对他们进行了调整。与几位任课老师交流,他们对我校学生的认可度很高,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求知欲很强,对当地的学生也是很好的促进。
在授课时间上,大同大学和我校有明显不同,所有课程都是实行学期一贯制,与我校文化课一样,每门课程都是固定周几上课,课程持续一个学期,几门课程同时进行。本科生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大一大二侧重基础的实训练习,大三更侧重研究方法、数据统计分析方面。有些课程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书籍,进行分析整理,然后再总结出自己的观点,作业成果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如视觉、互动、游戏、动画等加以呈现;有些课程进行过程中,会邀请业界的人士来穿插授课,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市场需求;有些课程则需要学生到社会上做实地问卷调查,然后根据调研调整自己的设计方案。
大同大学的实验室相比较我校来说面积不是很大,但利用率很高,管理很规范,学生申请后可以二十四小时使用。耗材的设备,如3D打印机制作模型的费用也比较低。
因为学校处于市中心,交通非常方便。市立美术馆、花博园艺术广场等场所都距离学校很近,每逢周末各种艺术活动和讲座很多,学生除了学校的学习外,可以通过多重渠道感受当地文化。
文化创意产业
交换生在台湾学习,除了学校的课程设置外,我认为深入了解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是学生感受当地文化,提升设计意识很重要的途径。台北的松山文创园、华山文创园/以及街边的很多小店都在出售文创产品和举办设计展览,有很多插画师和手工艺人在街边的临时店铺出售自己的作品。这些会让每个到台北的人强烈感受到文创产业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将许多传统产业注入文化特色与创意设计,提升了产品附加值,突出了当地文化特色,使其在同类产品的竞争中显出优势,使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如华山文化创意园区同北京的798相似,是在废弃的酿酒厂原址建立的文化创意园区,园区主打“酒”文化牌,规划了公园绿地、创意设计工坊及创意作品展示中心,提供了可供艺术家学习交流、推广、营销创意作品的空间,使园区成为展现各种文化创意的最佳舞台,“老酒”酿出了新意。九份老街清朝以产金闻名,如今则凭借台湾电影“悲情城市”和日本宫崎骏动画熟为人知,进而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台北县莺歌陶瓷博物馆以发展莺歌陶瓷工艺为目标,提供当代陶艺创作展览、陶艺博物馆、陶艺教育教学等功能,打造了具有历史、文化认同感和兼具教育性、休闲性的文化空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台湾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我在台湾短短一个月,就经历了妈祖诞辰纪念活动和台北孔庙的祭孔大典,活动完全按照传统习俗来进行,参加的人员老中青都有。随处可见的妈祖庙更是居民区的“标配”,让人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就是台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台湾古迹不多,但对文化的传承和古迹的保护非常重视,到了超乎寻常的地步,很多几十年前的建筑和古迹都被当做重要的文化遗址保存了下来,这点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如:地铁北门站是一个将古迹遗址文化元素纳入车站的建筑,所在位置是清代机器局与日据时期台北工厂所在地,施工期间徒手开挖出珍贵清代底层、砖造水道、台北工厂自来水管、炊事房古走道等,这些都被设为12个古迹遗址展示坑保存了下来。该站的出口空间设计无论在材质运用、形式表现及照明设计方面,也均以优先表现古迹特质为原则。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当地居民非常珍惜自己的传统,认识到文化艺术也是具有高度生产价值的重要资产。许多地区将地方产业与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加上新一代创意,便成为了一种新型的产业。这种大环境也为当地设计师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注重凸显地方文化元素。文化创意产业建立在与生活环境的彼此依存关系上,强调保存传统和地方魅力,发掘地方创意与特色。以地方特色吸引人们到当地消费,维持地方永续生机。在台湾期间,我曾跟随工业系老师到宜兰县参观,宜兰县没有任何工业,完全以农业和旅游带动当地经济。为了发展旅游,当地有很多适合大家DIY的园区,简单的手工制作摇身一变产生了巨大的魅力,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以台湾地形图和当地文化为创作元素的各种旅游纪念品更是遍布于台北市的各个商圈角落,制作精美,富有当地地域特色,吸引着到台湾旅游的人购买。
各种创意园区更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交流的大平台。松山文化创意园区在政府提供便捷公共服务、搭建各种展示平台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原创”价值,积极配合各项文化创意活动,发展设计产业、视觉产业及跨界展演,并与台湾创意设计中心合作在园区设置“台湾设计馆”常设展览,导入赴外参展、比赛获奖及台湾精品奖的产品展示,促进了各界的交流观摩,提升了设计与创新水平,奠定了园区的品牌形象。在台期间,除了常规的园区展览外,我还参观了红点视觉设计展和2015年台湾设计师周展览等。
台北是一个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陈旧与规范相融合的城市,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它既有西方的文化思想,又很好的保留了中华的文化传统。多元文化的融合、规范的社会秩序、谦和的人际交流方式对于交换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体验。语言沟通的无障碍可以使大家很快的融入当地的生活,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则使他们对台湾很多事物的理解更加深刻。交换生在大同大学一个学期的时光非常宝贵,除了认真学习学校的课程,完成必须的学分外,走出校门,体味台湾当地的生活,感受设计文化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希望交换生们保持理性的人生态度,客观的看待台湾与大陆的异同,自信、快乐的度过台湾的交换生时光,学有所成。
视觉传达设计学院 董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