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潘鲁生在澳门科技大学举办讲座

发布时间:2015-12-05    点击量:    来源:

12月3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访问澳门科技大学。访问期间,应邀出席了“传播与艺术名家”讲座活动,并以“中国民艺百年历程”为题作专题讲座。活动由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执行副院长张志庆主持。学校本科、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听取讲座。

潘鲁生在讲座中回顾了近百年来中国民艺的发展历程,他指出,中国民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从“五四”启蒙发现民艺内在精神价值、革命战争时期发挥民艺民族性与普及作用、新中国成立发展其生产效力以支持国民经济,到学科意义上的建构和立法层面的推动,民艺在社会历史构架中与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等紧密交织形成了特定的演进历程。在这一从传统到当代转型分化最为剧烈的阶段,学术和政策层面对民艺的关注从未间断。回顾这一历程能够引发艺传承与发展的更深思考。

关于民艺复兴问题,潘鲁生指出,中国民艺不同于他国民艺,不仅是一个民族多、地域广、历史悠久的国家积淀传习的产物,而且在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经历了不同语境与作用力的构建,因此中国民艺难以被简单地概括为某种艺术观、工艺理念或哲学意义并转而落实在当代生活空间里加以物化,作为一种丰富的存在仍然在经历着社会变迁发展过程中种种作用力的冲击和改变,其间不乏边缘化的困境、存亡绝续的危机以及功利化开发导致的异化,而要改变这样的困局还需厘清其发展的历史脉络,特别是比对发展现状,找到动因所在,探索中国民艺的复兴之路。

结合设计专业师生关注的设计问题,潘鲁生集中探讨了民艺的设计转化机制与路径,并强调指出,民间艺术往往具有鲜明的样态,包含特殊的符号,具有民俗、历史以及神话传说等母题内容,融入当代创意设计,可以形成新的衍生产品,甚至进一步延展到数字内容产业,成为原创母题,在设计转化的同时运用新的载体传播民族文化。同时,内在精神的传承和转化,如手工艺中包含的生态观、循环经济以及意匠精神等,在新的经济和产业形态中有较大的应用和发展空间。

讲座结束后,潘鲁生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就相关设计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关闭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 1255 号,250399
邮箱:guojichu@sdada.edu.cn

版权所有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

︻官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