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赵进、李文华在奥克兰大学出席国际公共艺术论坛并发表演讲。本届论坛主题为“全球变化大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环境和社会生态”, 12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公共艺术协会专家及奥克兰大学、上海大学等的教授、学者与会。论坛由奥克兰大学国立创意艺术和产业学院埃兰美术学院院长皮特•山德与国际公共艺术协会主席刘易斯•比格斯主持。
赵进以“构建城市公共艺术观念”为题发表演讲,提出城市公共艺术生态观念是根据城镇化建设的具体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提出的,是人在利用环境的同时保护其可持续和谐发展的价值意识的体现,也是反映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城市公共艺术应从生态观念出发,注重维护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强调从生态价值的角度审视人与环境的关系和人生目的。认为构建城市公共艺术的生态观念,不仅对城市公共艺术创作意识与创作实践具有引领和指导作用,还将实现对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和实施、反应历史文化脉络、获得科学理论依据、让城市民众获得情感享受等多方面的整合。因为它表征着公共艺术的思想,体现着城市的精神内涵。赵进指出,作为城市公共艺术的指导理念,生态观念具有综合性、秩序性、可操作性三大特征。公共艺术生态观念的建立,让城市具有思想坚定、精神活跃和生命延续的意义。城市公共艺术生态观念的综合性、秩序性、实施性也使其具有缜密关注、科学条理、实践参与体验等可行性实施作用。
李文华以“基于城镇化视角探析当下中国公共艺术的‘公共性’问题”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当下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城镇化正稳步推进并已经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基于城镇化视角探析中国公共艺术,会发现中国公共艺术与城镇化发展密切相关,其中“公共性”问题最为突出,而公共艺术最核心的文化价值恰恰在于其公共性——公共参与、公共需求、公共关怀、公共精神、公共分享、公共表达。他通过对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发展的积极意义及个别存在的不利影响的解析,指出目前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公共艺术存在的“公共性”问题,包括缺乏公共关怀、公众参与度低、未能有效推动形成公共精神、背离公共艺术基本设计原则、公共艺术发展规划意识淡薄、公共艺术综合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观念有待完善等。他就此提出中国公共艺术发展建议与意见,将公共艺术发展纳入城乡发展总体规划,着力培养良好公共艺术发展生态,加强公共艺术与环境的一契合度,依法鼓励与保证公众参与公共艺术规划与、建设、评估,积极推动公共艺术多元多样发展。
潘鲁生以“中国城镇化与公共艺术空间”为题作主旨演讲,指出公共艺术空间是公共文化的综合体,以艺术为载体,融会审美需求、时代思想、公众心理和社会生活,是具象、多元、深层次的文化建构。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公共艺术空间的构成与价值、发展和影响,凸显了中国文化艺术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
潘鲁生就中国城镇化问题与公共艺术空间价值、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公共艺术空间发展的关键、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公共艺术空间发展的方向等进行深入分析。结合中国城镇化率、城镇化趋势、三大主要城市群土地人口生产总值数据比较等,
潘鲁生指出,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也伴随社会深层文化结构变迁,当前“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方针,将乡愁、记忆、自然环境、文化生态等具体而深层要素纳入规划和考量,发展公共艺术空间的价值主要在于增强情感联系、提升审美素质、增进文化认同、深化精神追求。
潘鲁生指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公共艺术必须多方参与形成合力才会卓有成效,其中,政府——统筹规划、科学决策;公众——开启民智、发挥民力;专家——集成设计,综合提升;公司——创新创业,多元多样,各方兼容并包,戮力协进方能充分发掘、发挥公共艺术的空间价值。他强调公共艺术有责任延续历史文脉,应与历史文化语境建立有机联系,实现有序传承,民众深层的文化心理诉求。
潘鲁生总结指出,城镇化进程中,文化的乡土发生变迁,以文化发展来补偿转型和断层,以艺术审美来增进情感维系与认同,从本土的文化现实出发来传承、建构和发展民族的审美体系和审美价值观,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发展以“公共性”为灵魂的公共艺术,建立植根中国语境的公共艺术生态体系,植根自然,延续文脉,呼应现实,有助于充实和塑造民族美术体系和审美价值观,弥合社会转型发展产生的文化心理断层,使艺术介入现实,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精神提升与文化引领作用。
潘鲁生接受现场听众提问,就相关问题与专家、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