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与台湾大同大学的交流计划和工作安排,我于2016年10月17日至11月15日赴台湾大同大学进行教学研修,在完成对大同大学设计学院的访学调研之余,我又着重针对台湾有关大学的进修推广教育、传统工艺设计与文创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考察。
台湾大同大学设有十五个系所,分属于工程学院、电机资讯学院、经营学院及设计学院,包括能源储存与转换科技研发中心、系统整合与创新设计研究中心、无线宽频技术中心、智慧物联网研究中心、造物教育实践中心等部门,素以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与事业经营者著称。近几年来,学校积极发展人文艺术与品格教育,建立温馨友善校园,具体落实与海外院校的双向交流,并与诸多一流企业进行密切的产学合作。大同大学的教学持续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国际人才,实践着“建教合一、研究发展、正诚勤俭、工业报国”的教育目标。
设计学院位于经营大楼内,这座大楼也是大同大学一座早期建筑,一至五层分别设有院长办公室、各专业设计研究室、教师办公室及导师工作室、教室等场所,综合性强,楼内设有餐厅及超市,凉台走廊上设有自来水及直饮水管供师生使用。根据专业研究方向不同,设计学院专业导师均配备工作室,工作室从色彩搭配到内部设施均由导师带领学生自行布置,凸显各自特色,导师所带研究生专业课程在工作室中完成,导师与学生沟通方便,教学环境宽松、舒适,在随时进行的面对面互动、讨论交流中,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进程。参观中发现设计学院部分讲台(控制台)安排在教室中间,学生座位则环绕周围,这样做有助于师生交流与课题的探讨,便于师生等距沟通及教师掌控全班情况。通过介绍还得知该院的桌椅教具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师生独立设计、DIY制作完成的,虽然有些地方能看到钉铆的痕迹,但也不失精巧,用着自己制作的课桌、椅子听课学习应该别有一番滋味吧。
大同大学设计学院现在已成为其学校的专业亮点,在多年的国际竞赛IF大奖中均有所斩获,目前在德国红点设计奖院校亚太区排名是前五位大学之一。工业设计学系、媒体设计学系与设计科学研究所是设计学院的主要学术部门。学院设有本科与研究生、博士等不同教学层次,力求在学生毕业后能够让学生顺利就职、升学,实现与企业、公司、学校等用人单位及高校的“无缝对接”。
学校强调理论与实用并重,设有造物实践中心、实习工厂、梦工厂等实践教学中心,“自造者空间”就是其中之一,位于学校的西侧工场实践区,管理严格,需刷卡进入。“自造者空间”设有教学实践操作区、综合服务区、公共休息区等区域,学生身处其中丝毫不觉得乏味,反而通过实践与交流提高了学习兴趣与效率,形成从理论到自造的良性循环。同时,实践空间的社会服务项目也推动了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融合,真正秉承发挥所学、回馈社会的精神。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制做,接受工厂式学习的教育模式达到教学目的的落实。实践中心利用率高、管理规范细致,有专门教师、技师按操作流程介绍指导机器设备的安全规程及使用注意事项,且全天开放。空间内部提供实践教学所用的金工、木工、数字激光雕刻、CNC设备等,引领学生推动台湾自有设计、提高自造能力。在“自造者空间”的特色空间,创意设计中心、机械梦工厂、电子梦工厂各司其职,将3D模型设计制作、工艺加工、皮雕、皮艺设计、机电整合、创意设计、程序设计、电子电路设计制作与整合测试等工业技术与高科技手段融入其中,尽量避免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间隙,最终使教学内容落实到生活应用与产品及媒体设计中来,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实用性、参与性与原创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
设计学院本科教学班级一般分为A、B、C、D班,以区分媒设系、工业设计系及大陆交换生学习的不同专业,我校研修生在该校可插班学习,和台湾学生共同上课,促进两岸文化交流,要求修满最低学分量,与我校学分互认。我在考察该校课程教学时,正赶上黄维信老师的研修生课程,他布置的第一个课题就是“了解台湾”,课程过程中老师引领学生从台湾的本土生活、历史人文、设计发展沿革等角度进行认识与体验,带领学生参观大同公司及研究所,结合外出考察、观摩,课程最终形成设计策划与概念分析考察报告,并以小组为单位班内选优进行奖励。整个课程结构紧凑、师生互动性强。大同大学的作息时间和我校有所不同,经常会看到中午还有老师在上课,在课程需要时,班级授课时间会进行灵活调整。
我校研修生在选修课中可以自由选课,再由任课老师调整。可选科目跨度较大,设计学、心理学、文学、营销、音乐均有涉猎。两岸同学混合编组,有时系主任根据情况再进行调整。课程内容设置方面,低年级更侧重基础的绘画、设计表现手法的学习,高年级侧重设计研究方法的学习,教学中鼓励学生的原创精神,作业形式灵活,具有“综合性”,可以多种形式表达。考察中还发现该院专业教学注重学生个体观点的发掘与创意实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作品有时会突破专业方向的局限,实现横向的设计贯通与产品表达,且与实际生活需要密不可分。软件课程多安排在低年级阶段,在随堂听课时我发现,为提高游戏设计软件学习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该院也从游戏公司聘请软件教师,外加一位助教同时上课,业界精英的参与教学为学生带来了新鲜感受和及时的行业资讯。
大同大学积极参与台北市乃至外地的社会公共规划设计施工及社区建设,在大学产、学、研一体化中努力完成社会“功用”的价值实现过程,与社会项目对接共建。适时组织各类专业假期工作营,媒体设计、工业设计及设计科学研究所等部门还经常与业界签订协议,共同培养设计产业人才、开发课题,强化学术与技术交流,为学生开拓业界实习空间,积极引进业界精英参与教学,协助学生创业。通过设计学院的师生参与,在与社会的交流中推动教学,赢得了社会的赞誉,也推广了学校的品牌,增强了学校及专业的知名度。
在台湾,推广教育担负着大陆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职能,在有的大学中也叫做进修推广或社区教育。一般包括学分班和非学分班、劳工在职进修班、失业再就业培训班、各类社会兴趣班等班级类型。
在大同大学的推广教育中心,我与该部门的包主任进行了交流,了解到大同大学推广教育的基本情况,该学校的推广教育中心担负着社会终身教育与培训的职能,由于大同大学属于偏重于工科的综合院校,其推广教育承担的教学任务就更加侧重于机械、工程技术、施工安全等方面,例如:大同大学的劳工安全证照班就和工业安全卫生协会台北职训中心合办开设甲种职业安全卫生业务主管训练班、防火管理人初训及复训训练班等。学分班所获的学分可以在一定规定内抵扣相应的大学学分。非学分班专业设置则更为宽泛,除了上述专业,大同大学的推广教育中心也在开设和设计相关的专业班,例如APP贴图与界面主题设计班、文创商标设计班、英日语、休闲养生班等。
中国文化大学位于台北市阳明山麓,毗临阳明山公园,下临台北关渡平原,俯瞰淡水河与台北港,是台湾所有大学中科系完备、多元的综合性大学之一,该校于北、中、南都会区设有推广教育部,为社会大众终身学习服务,据了解,中国文化大学的推广教育在台湾非常有知名度。
该校推广教育部本部设在大安区,位于台北市大安区建国南路二段231号。楼座现为该校的大夏馆,位于建国高架道路旁,该楼座一至九层设有不同的学院和专业,一楼大厅设有服务前台,专门负责报名接洽和就读咨询介绍,旁边有保安人员巡逻,每层走廊内设有饮水机、复印机、休息桌椅等设施,教室较为密集且使用率高,环境舒适,集学习交流、休闲阅读、社会服务于一体。楼内的数字化程度较高,有专门的机房和服务器设备、实时监控设备等,所有教室都设有门禁系统,安保措施严密,其教学部门均设有教师介绍专区以及专业教学及发展情况介绍专区,教室内部明亮整洁安静,授课环境井然有序。
中国文化大学推广教育部附近有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北教育大学等院校,邻近大安森林公园及台北市立图书馆,人文与环境资源丰富而优越。考察时发现其招生类别也主要包括学分班和非学分班以及各种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面向社会的休闲养生和兴趣班等,学分班修业合格所获的学分可以在一定规定内抵扣相应的大学修学学分,类似“零存整付”修学分,符合要求时还可以获得学位。面向社会的终身教育培训则应时、因人而宜,每个月都有大量不同专业提供,其招生宣传力度比较大,每个月均有类似期刊一样的招生资讯印刷出版,加上授课单页介绍、各类活动推广等资料一应俱全,供学员选择。
我在此校考察期间,恰逢10月、11月课程的开课期间,中国文化大学的招生专业非常丰富,珠宝金工、建筑空间、流行时尚、视觉设计、音乐学堂、风格手作、创意生活、休闲健身、美术学习、美味厨房、专业证照等招生专业、类别均设有大量的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该校学生来自世界各个地方,在这里会不时发现各种肤色的学生进出大楼。大楼的休息区会看到年龄较长的学员在此读书,有的在此掩卷小憩,有的探讨交流,还有三五个年轻学生在小桌上手绘作品,空气中隐约的咖啡飘香,一切学习生活舒适、惬意。
台北科技大学简称北科、台北科大,位于台北市大安区忠孝东路三段1号,地处台北市中心。学校创建于1912年,是台湾第一家以工业教育为目地的科技大学,因此也以工程科系著名。开设机电、电资、工程、管理、设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等院系。在考察中,我与台北科大推广教育中心林老师进行了座谈,台北科技大学的推广教育中心常年开展社会终身教育学习课程,提升社会大众学识技能、专业技能和社会文化水平,也主要包括学分班和非学分班等类型,例如土木工程学分班以及各种在职培训、失业再就业培训和面向社会需求的生活类培训班等。
铭传大学是有55年办学经验家族兴办的私立大学,1957年由包德明和她的丈夫李应兆创办,校名是为了纪念清朝台湾巡抚刘铭传。铭传大学在台湾以商业及传播闻名,是亚洲第一所美国MSCHE认证大学。依据2011年英国的QS世界大学排名第370名,全台高教评鉴第五名。
铭传大学的进修推广处的楼座,位于台北校区西邻,紧依捷运线。我对该校进修推广处建教合作组陈老师进行了访谈,该校的进修推广学习形式包括学分班和非学分班、劳工在职进修班、失业再就业培训班等班级,非学分班特色鲜明,每学期也根据社会需要开办各种外语培训、上岗技能培训、生活技能培训等班级类型。
我在台湾时听人聊天,都提到台湾大学的名气很大,台湾大学前身为日本统治时期的帝国大学,至今该校园内仍保留有许多老建筑。台大的推广教育部门称为进修推广部,也具有较大规模,作为台大研究教学资源与企业、政府、社会菁英继续学习的沟通平台,拥有临街独立楼座,一楼为接待大厅,二楼以上为行政管理和教学、实验部门。教学中秉承优质学习典范、创新成长卓越的办学愿景,制定了课程创新与价值、品牌与价值提升、校内外资源整合、社会影响力扩大的四大办学策略。台湾大学的进修推广教育部大楼给人的感觉是宽敞明亮、整洁划一,一楼的大厅前台同样设有各类专业的招生简章和授课师资介绍,面向社会各类人群,突出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概念。
考察台湾相关大学的推广进修教育,发现其招生方向及班级设置与运行方式因院校专业不同而略有差异,但总体来说,其培养目标、办学模式大体相同。
台湾以发达的文创产业而闻名于世,赴台的这一个月,细观诸多地点的文创与文化保护,感受到全台湾对于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体会到台湾的文创产品兼具设计精巧、做工精美的行业特征。
台湾工艺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总部设在南投县草屯镇中正路573号,该中心属于政府投资建设,也融入了民间工艺美术力量及管理,服务于台湾的传统工艺、文创产业和百姓生活。中心包含工艺文化馆、地方工艺馆、生活工艺馆、工艺资讯馆、知达工艺会馆、工艺美学馆、工艺设计馆等场馆,并且拥有台北当代工艺设计分馆、莺歌多媒材研发分馆、苗栗工艺产业研发分馆、苗栗工艺园区、台湾工艺文化园区等诸多分场馆和机构。
工艺文化馆由著名艺术家杨英风设计,是台湾工艺文化园区最具有特征和代表性的建筑,共建有四层,定期策划、举办当代工艺文化艺术专题展览、主题多包含台湾多元工艺文化、当代工艺创新、工艺产业发展等,而且在中心提供民众认知、鉴赏工艺文化、体验工艺操作的场所。我在该馆考察期间正赶上“界域之外——当代光影艺术创作展”的展出,让我再一次感受到台湾原创设计作品的魅力。
该中心的地方工艺馆结合台湾地方特色工艺、品牌营运、创意交流、推广研究并着眼于未来、地方与国际交流,提升工艺产业层次、呈现出台湾多元工艺文化状态;生活工艺馆是提供民众积极参与工艺制作的重要场所,设有由工艺师进驻教学的工坊、展览区、儿童工艺体验区、特色餐厅、手工艺品展售区等区域,让丰富的工艺之美走入寻常百姓生活。考察时我着重针对金工、染织、竹艺、陶艺等特色工坊的经营与创作进行了解,认真参观了工坊的工作现场,并与教师及学员交流;工艺美学馆是台湾工艺产业行销的示范点,由民间团队进驻营运,现场展售台湾多元工艺精品和知名工艺美术大师的工作室作品等;工艺资讯馆由原来的图书馆改建而成,包括有一层的工艺品展售区、二层的工艺阅读坊、三层的工艺数位互动体验空间、四层的3D立体电影院及多功能国际会议厅等场所,融合工艺、数位及休闲娱乐于一体。
跨过马路,就到了该中心的工艺设计馆,这里是台湾工艺设计与国际接轨的平台,考察中我参观了B1和一层的“国际工艺设计特展区”展出的世界知名工艺设计展览、二层的台湾“Yii”品牌当代工艺设计精品展、三层的工艺设计交流区台湾工艺设计材料展览,从工艺设计与造物技艺角度了解了台湾,也了解了世界。
松山文创园区是由台北松山卷烟厂改建而成,也常被人们简称为“松烟”,在松山园区,老厂房、仓库中有一部分已被改造为了小卖店,在卖店休息区吧台旁的展柜中仍可见松烟厂当年的的老商标、老照片、当年的职工出勤登记表、出库记账单、打字机、老烟盒包装等等,置身于古老建筑群中,搜寻着老厂区的工业痕迹,仿佛时光凝滞,空间穿越。
松山文创园区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托财团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会运营管理,并将松山文创园区定位为“台北市的原创集市”,力图通过台北市文化基金会的管理,达到培育原创人才及提升原创力的目标。园区规划的重点在于激发创意与创新能量,以符合现今产业跨界、跨领域的发展趋势。凭借“创意合作社”、“创意实验室”、“创意橱窗”、“创意学院”等创意策略引领,使这里不仅是一个创意与创新能量的展现平台,还成为激发、培育原创精神的点子工厂。园区经常举办文创、艺文活动,设计产业、视觉产业及跨界展演活动;各类专题展览、博览会、研讨会、讲座、设计发布会等形式活跃着台北市的文化创意产业与原创市场。
考察期间,我对于松山文创园区的文创大厦和创意市集印象颇深。文创大厦也是诚品书店松烟店所在地,楼内商品从家居饰品、家纺产品、染织服装到生活日用品、电子产品等等门类齐全,但都无一例外地饱含着工艺美术造物精神与内涵,在文化、创意、衍生设计角度找到设计制作方向与市场定位。楼内的台湾传统工艺设计工作坊类型多样,木艺、陶艺、琉璃、金工、造纸、摄影、绘画等工作室应有尽有,文创大厦成为松山文创园区的一大亮点。
华山1914创意文化园区是由台北第一酒厂改建而成。漫步在华山园区老厂房中间的走廊里,会不时看到两旁墙面展板上陈列的当年的酒产品、生产车间照片、酒厂改造资料介绍等,旧漆大门、斑驳老墙,仿佛还能嗅到当年的酒香,转眼间,鳞次栉比的文创店铺、琳琅满目的文创商品又不断充斥着视野,令人恍惚其间。
当年,随着酒厂搬迁至新北市林口工业区,华山园区旧厂房经艺术家争取,成为艺术展演活动的场地,1999年建成为华山艺文特区。目前的华山文创园区不定时举办各种艺术展览,例如普立兹新闻摄影奖展览等,分布着众多文化创意、工艺制作商品卖场,有时还会有艺文表演。园区内有许多咖啡店、美味餐厅和极具特色的怀旧小酒馆,“光点华山电影院”的加盟又为民众文化休闲增加了一个去处。台湾非常重视资源的再利用,园区也有这样的环保产品公司经营的品牌商店,分外显眼。整个园区具有从创作到参与制作完成、分享交流、传播推广、品牌建设的完整过程,构成了艺术生活、艺术生产的有机环境。历史遗留建筑群的文化园区改造增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度,提升了艺术的时代价值,这一切在华山1914创意文化园区的建设中得到了验证。
一个月的台湾访学,我感到受益颇多,从大学到城市、社会;从设计教学到学院建设;从普通高等教育到进修推广教育;从传统工艺制作到文创产业运营,似乎每天都有考察不完的地方。
除了前面汇报的以外,我此行的感触与体会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台湾大同大学的设计教学多为交流互动式模式,尊重每个人的设计想法(Idea),鼓励有创见性、利于实现的设计创意,鼓励设计创意的个性,努力做到“和而不同”;课堂上,学生就作业提案提出问题,说出已有的思考,全体师生再共同思考解决途径,教学相长,师生互启。
二、教学实践场所“汇聚人气”,有专门的休息区,融合课间小憩、学术交流、前沿资讯沟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舒适的氛围增加了环境的凝聚力,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由于设计作品的综合性,学院课程界限相对模糊,不同专业、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群体的互相交流学习开阔了广博的知识面,设计实现的实践操作又在动手过程中综合多门相关专业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程度较高;选修课程跨度较大,有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修养与素质。
四、设计教学真正从社会生活出发,又以社会生活为落脚点,讲求实效,注重解决生活具体问题并在教学中落实到底,直至做出成品。学生自创能力、自造能力获得极大释放和拓展,适时推动高校设计产品的社会化进程,通过政府招标、社会采购、委托设计等形式满足社会需求,解决高校教学和社会使用之间的脱节现象,有效避免了为设计而设计的尴尬,既为大学的设计教学找到一条恰当的出路,也为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填平了落差。
该院师生中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台湾大同大学的设计作品是真正可以直接拿来就用在生活中的,设计作品是真正可以解决问题的产品。据了解,大同大学约有60%左右的产学合作项目案例来自于外部企业,足见社会企业对该校教学及设计实践的信任度和需求量。
五、积极推动大学生设计作品参加国际赛事,努力在年轻学生中发现人才,更能够在国际视野下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设计的当代使命感。引进社会行业精英进校园授课,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发展,也为大学专业知识保持鲜活的社会能量。
六、学校教学中借助网络科技,所有学年课程计划、班级课程表等信息均能在网上随时查阅、下载,方便学生选课,教师即使下班回家也可以照常使用,非常方便。
一、推广进修教育中学分制教育模式相对较为灵活、富有特色,通过修得学分与全日制高等教育达到学分互换,既节约了社会教育成本、避免了重复教育,又提高了教育效率、提高了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
二、不论公办还是私办,台湾推广教育都讲求社会效用,着力于民众生活品质的提高;针对社会就业和民众生活需要等情况,开展多种专业项目的失业再就业培训、技能培训和各类兴趣培训,缓解政府和社会压力。
三、推广进修教育环境普遍整洁优渥、设施较为齐全,相对设在市区较多,面向社会承担政府与社区的相关培训和教育工作,社会服务性强,紧密联系社会民众的生活需求,根据民众诉求安排教学专业科目,成为高校与社会沟通的重要共享地带。
四、与国际接轨,推动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进程,防止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满足社会人士的知识充电、知识更新、行业工作培训、追求美好生活等等多层次需求。推广进修教育弥补了全日制高等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空隙,成为政府、社会、高校之间不可或缺的联系纽带和育人平台。
五、注重学校形象包装、品牌推广与环境建设,例如台湾的中国文化大学,从楼座的门厅内外到走廊、教室,处处营造着知识殿堂的尊严和严肃感,同时舒适的环境又洋溢着学习者期望的轻松氛围和活力。
一、较为著名的文创园区利用老旧或废弃建筑的改造达到全方位的空间利用及多元化的经营理念塑造着园区,使之成为全民生活美学体验及设计认知的原创基地与共享空间。
二、工作坊的经营模式更为灵活,工作坊既是文化创意设计开发研究场所,也是最终形成产品、商品的销售场所,由于店铺集中、运营巧妙、管理得当,得到大众的认可。
三、台湾的文创产品无论大小都做工精良,充满了巧妙的设计构思,对于文化内涵总是能够从方方面面进行挖掘,并且将之贯彻到文创产品的每一细节。
四、从官方到民间,台湾的文创既有政府策略与政策支持,又有企业主个人的发展热情与情怀,文创产业链中每一个经营个体似乎背负着其特有的文化传承的行业使命,在政策引导下,他们会以家族或个人的方式延续着传统手工艺的文脉,既为当下的生活,也为千秋后代做到薪火相传。
考察中,我深感台湾的文创制作讲求精心,着力于生活的精致与美好,也不禁想到设计教学中鼓励学生重视以生活为核心、务实高效、态度当先、用心经营,相信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