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对外交流 > 因公出访 > 正文

因公出访

涉外礼宾礼仪常识

发布时间:2015-11-11    点击量:    来源:

涉外礼宾礼仪常识

一、涉外礼宾

涉外礼宾,主要是根据本国的对外方针政策,组织安排对外礼仪活动与交际活动,以礼待宾。

(一)礼宾原则

外事礼宾工作的三原则是:平衡、对等、惯例。

平衡,是指对大国、小国,对富国、贫国要平等相待,一视同仁。这是我国外交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国际交往中一个普遍公认的原则。

对等,是指一方受到另一方给予的优待时,作为对等,也应给予同样的待遇。

惯例,是指经过国际上的长期实践为大家所接收的行为规范。

礼宾原则不是绝对的,有时在实际安排上也需要变通或给予“破格接待”。

(二)礼宾要求

1.务实合作

礼宾是手段,合作是目的,涉外礼宾既重礼仪,更重实效,不讲排场,不铺张浪费,勤俭科学办外事。

2.尊重他人

尊重外宾的个人信仰和个人隐私,注意了解外宾的禁忌事项,尊重各国不同的风俗习惯。

3.诚信守时

涉外交往应努力做到信守承诺。不可轻易做出承诺,已承诺的事情应尽力做到。因某种原因无法履行的承诺应及早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涉外交往应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做到如约而至、按时到达。

(三)礼宾次序

所谓礼宾次序,是指国际交往中对出席活动的国家、团体、各国人士的位次按某些规则和惯例进行排列的先后次序。礼宾次序的排列,一般遵循以下规律:

1. 按身份与职务的高低排列

这是礼宾次序排列的主要依据。一般的官方活动,经常按身份与职务的高低安排礼宾次序。

2. 按字母顺序排列

多边活动中的礼宾次序有时按参加国国名(英文简称或英文全称)字母顺序排列,一般以英文字母排列居多,也有按其他语种字母顺序排列的情况。这种排列方法多见于国际会议、体育比赛等。

3.按其他原则排序

多国使节出席的活动,按大使到任时间先后排列礼宾次序。多个国家代表出席活动,应列举多国国名,排列多国国旗,除按国家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外,也可按与我建交时间先后排序。

(四)礼宾安排

1.迎送

按地点不同,可以分为机场迎送、火车站迎送和宾馆迎送等,此处以机场迎送为主,其他地点迎送可以参照执行。

1)确定迎送规格:根据外宾的身份和来访目的,确定迎送人员的规格,迎送人员不宜太多。

2)机场迎送:接重要代表团时,可视情安排献花。应提前了解外宾对鲜花品种、颜色、气味等有无禁忌;外宾下机后,礼宾人员负责做好介绍工作,一般是先将主人介绍给客人。献花一般安排在介绍完前来迎接的主要领导之后。送别重要外宾时,可视情安排赠送影集。

3)迎送专机时,为了便于国宾乘车,主车后座右边车门应直对红地毯。

2.会见

在外事接待中,会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出席会见的主要领导一般提前到达会见地点,听取接待人员的情况汇报,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

1)迎接:主人应在会见厅门口,由礼宾人员将外宾领到会见地点,双方握手后落座。

2)介绍:落座后,中方主人或礼宾人员先介绍中方出席人员,然后外方介绍出席人员。目前也经常采用放置手边名单的方式,不再做介绍。如做不介绍的安排,要事先向领导汇报,与外方沟通好。

3)座次:会见一般安排在会客室或宾馆会见厅,通常是沙发形式。就坐时主宾坐在主人右边。翻译安排在主人和主宾的后边。其他参加会见的客人按礼宾次序在主宾一侧就坐,中方陪同在主人一侧就座,事先摆放席签。

4)礼品:双方应提前协商好是否交换礼品以及交换的方式、时间的地点。

5)合影:如有合影,事先按礼宾次序排好站位图。

3. 会谈

会谈通常用长方形桌子或椭圆桌子,宾主相对而坐,以正门为准,主人占背门一侧,客人面向正门。主谈人居中,我国习惯把译员安排在主谈人右侧。如外方也有翻译,目前通行的做法是安排在主人翻译对面,以便工作。其他安排参照会见。

4. 签约

签约仪式是指通过谈判,就交流与合作达成意向或协议后,由各方代表正式签字的仪式。

1)签字仪式的准备:提前做好文本的协商、定稿、翻译、校对、印刷、装订;提前协商好签字地点、程序、签字人和参加人员,签字人的身份应大致箱单,双方参加人员不宜爱多,人员数量基本对等;提前预定场地,备好签字用的文本夹、签字笔、吸墨器、签字桌、台布、国旗、合影台阶、主持人和翻译的麦克风、香槟酒(或不含酒精的饮料)等,并为中外双方签约见证人准备签约的站位图、贴签约见证人位置地标。

2)签字仪式程序:参加签字的人员分主客两方按顺序排列于各自签字人员座位之后;主持人宣布签字仪式开始;签字人在各自文本上签字后,由助签人员吸墨并互相传递文本;再次签毕后,由双方签字人员交换文本,相互握手;服务员端上香槟酒,双方共同举杯庆贺;主持人宣布仪式结束。

5. 宴请

宴请通常有正式宴会、冷餐招待会、酒会、便宴、工作午餐等。举行宴会可用圆桌或长条桌。

二、涉外礼仪

涉外礼仪,是指涉外工作人员在对外交往时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

(一)仪表服饰

注重仪表服饰是涉外礼宾的基本要求,是对外宾的尊重和礼貌,也是自尊自重的体现。

1. 仪表

注意个人卫生。适时理发,不留长发,指甲、鼻毛应勤修剪。衬衣、外衣保持整洁,特别是衣领、袖口要保持干净。衬衣里面的内衣不要露出衣领或衣袖。

不要在公众场合擤鼻涕、掏鼻孔、打哈欠、修指甲、剔牙齿、挖耳朵等。咳嗽、打喷嚏时,应用手帕捂住口鼻,面向一旁,避免发出大声。

在参加活动前,不要吃葱蒜韭菜等辛辣食品。必要时可含上一点茶叶,以除异味。

化妆应自然、适度、协调,不当众化妆,不在异性面前化妆。不对别人品头论足。

2. 服饰

着装大方、整洁,与环境相协调。讲究三色原则,即西服、衬衣、领带、腰带、鞋袜等全身的颜色一般不应超过三种。

男同志参加正式活动时,可穿深色正装(西装或中山装),制服,穿深色皮鞋。穿西装参加正式活动应系领带。参观游览时,可穿便装,亦可以穿西装不打领带。

女同志可穿西装(下身为西裤或裙)、中式上衣配长裙或长裤、旗袍或连衣裙等。夏季也可穿长、短袖衫配长裤。忌着露趾凉鞋、鞋拖、皮裙、超短裙、过紧或过于暴露的衣服、透视装等。

新西装在穿之前,外表的商标应拆除。穿单排两扣西装,可扣上面一个扣子,单排三扣西装,可扣上两个扣子或中间一个扣子,双排扣西装,应将扣子都扣上。坐下时应把扣子解开,起身时扣好。穿深色西装、黑色皮鞋时,忌配浅色袜子;西装忌配布鞋、运动鞋。

(二)交际礼仪

1. 介绍

在交际场合见面时,可由第三者介绍,也可自我介绍。介绍具体人时,要有礼貌地以手示意,而不要用手指指点点。

介绍时,除妇女和年长者外,一般应起立;但在宴会桌上、会谈桌上可不必起立,被介绍者只要微笑点头有所表示即可。

2. 握手

一般在相互介绍和会面时握手。通常,握一下即可,不必用力。多人同时握手注意不要交叉,待别人握完再伸手。男子在握手前应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握手时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要看着第三方。

此外,有些国家还有一些传统的见面礼节,如东南亚佛教国家是双手合十致意,日本人是行鞠躬礼。在西方,亲人、熟人之间见面多是拥抱、亲脸、贴面颊等。对这些礼节应有所了解,顺其自然,不必拘谨。但切记过于主动对外宾拥抱、亲昵等,尤其是对女士。

3.名片

递送名片时,应面带微笑,双目注视对方,双手将名片正面朝向对方(不要将字体倒着给对方)。接收名片时,应用双手接,浏览一下并适当寒暄,切忌不看而直接放入口袋。不要将名片放到裤子后面的口袋里、遗忘在桌子上或随意丢弃。

4. 称呼

在国际交往中,一般对男子称先生,对已婚女子称夫人,未婚女子称小姐。不了解婚姻状况的女子称女士。

对职位高的官方人士,一般为部长以上的高级官员,按国家情况称“阁下”、职衔或先生/女士。

5. 交谈

交谈时,要尊重他人隐私、了解对方所在国家风俗与禁忌。不打听外宾的年龄、工资收入、婚姻状况等,不谈论政治及宗教问题,不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话题。对方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刨根问底。注意交谈时与对方保持目光交流,特别是对方回答自己的问题时,要注意倾听,不要心不在焉。不要随意打断他人谈话。

(三)宴会礼仪

1. 应邀出席

接到宴会请柬,能否出席要尽早答复对方,以便组织者安排。万一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出席,应尽早通报、解释。应邀出席前,要核实活动举办的时间地点、参加范围及对着装的要求。进入宴会厅之前,先了解自己的桌次和座位,入座时注意核对席签是否写着自己的名字。

2. 安排宴会

安排宴会特别是大型宴会要提前印制请柬,通知时间、地点、着装要求等。要按照热情、不失简朴的原则安排场地,安排好座次和桌次。菜式按照四菜一汤标准,一般不用白酒,注意客人饮食禁忌。如有伴宴音乐、现场乐队或演出,应提前演练、布置场地。

3. 致辞敬酒

参加宴会,在主人和主宾致祝酒辞时,应暂停进餐和交谈,注意倾听。宴会上相互敬酒表示友好,但切记不要劝酒、不要喝过量,应控制在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以内。

安排宴会,如有主人和主宾致祝酒辞,要提前安排致辞席、致辞顺序。

4. 就餐礼仪

吃东西要文雅。闭嘴咀嚼,吃东西不要发出声音。如汤、菜太热,可稍待凉后再吃。嘴内的鱼刺、骨头不要直接外吐,用餐巾掩嘴,用手(吃中餐可用筷子)取出,或轻轻吐在叉上,放在菜盘内。吃剩的菜、用过的餐具牙签,都应放在盘内,勿置桌上。嘴内有食物时,切勿说话。剔牙时,用手或餐巾遮口。作为主陪、副陪,应尽量扩大交谈范围,不要只同几个熟人或只同一、两个人说话。

面包可用手掰成小块后再吃。上鸡、龙虾、水果时,通常会随后送上小水盂(铜盆、瓷碗或水晶玻璃缸),水上漂有玫瑰花瓣或柠檬片,供洗手用。洗时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餐巾或小毛巾擦干。

用自助餐时,要自觉排队,每次取食不宜太多。

5. 餐具使用

中餐的餐具主要是碗、筷,西餐则是刀、叉、盘子。请外国人吃中餐时,通常以中餐西吃为多,既摆碗筷,又设刀叉。刀叉的使用是右手持刀,左手持叉,将食物切成小块,然后用叉送入嘴中。就餐时按刀叉顺序由外往里取用。每道菜吃完后,将刀叉并拢排放盘内,以示吃完。如未吃完,则摆成八字或交叉摆,刀口应向内。吃鸡、龙虾时,可以用手撕开吃,否则可用刀叉把肉割下,切成小快吃。切带骨头或硬壳的肉食,叉子一定要把肉叉牢,刀紧贴叉边下切,以免滑开。切菜时,注意不要用力过猛撞击盘子而发出声音。不容易叉的食品,可用刀轻轻推上叉。

(四)出国访问

1. 出访礼仪

1)尊重当地习俗,努力做到入乡随俗。

2)遵守当地法规,遵守交通规则。

3)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遵守社会公德,展示国人良好形象。

4)注意举止文明,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注意讲究卫生,不随处丢垃圾,不随地吐痰,随处吸烟。

2. 注意事项

1)根据出访任务,携带必要材料,做好洽商准备,确保出访实效。

2)采购出访礼品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同时注意便于携带、地方特色、重在纪念等要求。

3)抵达国外后,护照机票等可以统一保管,以防遗失。

4)为确保安全,在国外切忌单独外出;在宾馆注意随手锁门;有人敲门时,先通过猫眼看清是谁,然后再开门;外出时,随身携带所住宾馆的名片,以防走失。

5)钱、证件和贵重物品切忌放在行李箱中托运,而要随身携带。时刻防范被抢或被盗。

6)携带手机时,要事先了解到访国手机频率,并开国际漫游。

3. 建议携带物品

1)工作用品:记录本、笔、到访国家地图及简介、名片、外宣品、摄像机或照相机、护照及复印件、签证复印件、证件照片。

2)旅行用品:伞、打包带(行李箱用)、太阳镜、防晒霜、小闹钟。

3)生活用品:拖鞋、洗漱用具(牙膏,牙刷,毛巾,化妆品)、剃须刀(电池)、常用药品、转换插头(各国不同)、水杯、茶叶、电热杯、纸巾。

4)服装鞋帽:太阳帽、衬衣、领带、西服或套装,并根据到访国家天气状况准备适宜衣服。

关闭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 1255 号,250399
邮箱:guojichu@sdada.edu.cn

版权所有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

︻官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