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罗马尼亚文化院、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欧文化对话”系列活动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开幕。罗马尼亚议会众议长瓦列留•兹格内亚、罗马尼亚文化院主席利连•扎姆菲罗尤、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贾磊磊、欧盟合作组织主席任安莉为活动致辞。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设计艺术院院长潘鲁生出席活动,主持专题讨论会,并发表专题演讲。
“中欧文化对话”旨在在文化艺术领域搭建中国与欧洲之间具有当代性、开放性、互动性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秉持尊重文化艺术多样性原则,建立双方长期性、制度化的文化交流机制,推动文化艺术健康、持续、稳定、快速地发展。简短的开幕仪式后,奥地利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校长杰拉德·巴斯特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院长朱乐耕,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格鲁亚·巴德库,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刘托围绕公共空间的艺术发表主旨发言。
会议专题讨论阶段,以“艺术与公共空间”为主题,就“艺术家们如何使公共空间充满生机”、“如何体现参与公共空间设计与管理的艺术家、文化实践者的自身价值”、“艺术家如何参与创建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建设”、“关于城市未来的创造性联想与远景规划”4个议题,共同探讨城市化进程中合理的公共空间设计在中国与欧洲的现实意义与价值,研究公共空间建设中艺术家发挥的重要作用,藉此全面展现中国与欧洲传统与现代文化艺术的真实面貌,突出各自文化艺术的民族特色与风格,探讨多元化历史语境中城市化进程与文化艺术发展的密切关系,促进中欧文化艺术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的合作与交流。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设计艺术院院长潘鲁生教授主持了“艺术家们如何使公共空间充满生机”和“参与公共空间设计与管理的艺术家/文化工作者的价值”两场专题讨论会,与德国文化理论家、策划者、作家安杰利卡•菲兹,拉脱维亚“音响森林”冒险音乐学会及艺术协会创作总监威斯达•盖丽蒂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副教授郅敏,澳大利亚艺术家Hideaki Ogawa,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李鹤,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杨莽华,以及罗马尼亚城市经济学家安娜玛丽亚•弗拉比耶,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助理、美术馆馆长杭间,瑞典公共艺术处主任玛格达莱纳•马尔默,欧洲文化关系总秘书长科琳娜•斯泰恩斯内德围绕艺术家、设计师、文化工作者如何参与公共空间的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潘鲁生还以“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公共艺术空间问题”为题发表演讲,阐述了城镇化进程中如何构建现代公共艺术空间的理念与方法。
“艺术家如何参与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对城市未来的创造性想象与憧憬”专题讨论研讨环节,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刘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董雅、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院长孙大刚、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主编李一等中方专家与欧方专家进行了研讨。孙大刚教授在“艺术家如何参与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专题讨论环节,做了“平面艺术家与城市形象”专题发言,从“和谐”与“秩序”两个城市文化元素出发,结合实际的设计案例,阐述了平面艺术家在城市形象设计中的文化责任。他主张一名合格的平面艺术家要具有民族文化认同感、社会责任意识和人文表达情怀。
经过为期两天的研讨,会议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第六届中欧文化对话策划人玛丽•麦卡锡、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李树峰、罗马尼亚文化院副院长利维乌•塞巴斯蒂安•基克曼分别为活动致闭幕辞。活动同期举办了中国视觉与造型艺术展以及“欧洲漫画节”等展览交流活动。据悉,“中欧文化对话”中欧文化对话始于2008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联合主办,每年一届,前五届先后在中国北京、丹麦哥本哈根、中国上海、卢森堡和中国西安举行,为中国与欧盟深入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了重要桥梁。“第六届中欧文化对话”系列活动将持续至10月19日。
“第六届中欧文化对话”开幕式
潘鲁生主持论坛专题讨论
潘鲁生点评专家观点
孙大刚做“平面艺术家与城市形象”专题发言